關於服中藥的問題,當醫師說每天服用一劑藥,有人會有疑問:「一天一劑就夠了嗎?如果一天多服數劑,療效會不會更快?」有時患者覆診時會把服用九碗藥,說成九劑藥,就我的習慣而言,一般一劑藥煎剩下三碗藥,一天分三次服,每次一碗。這樣計算的話,九碗藥其實是三劑藥,三劑與九劑的差別是很大的。
(圖:Flickr )
關於一劑藥的概念,我從來没有想過需要解釋的,可是臨床時有患者會有疑惑,「劑」、「帖」、「服」、「碗」、「次」這幾個字,有時會產生溝通的誤會,還是稍作簡述。
- 劑、帖、服(付、副)
作為量詞,是形容以藥材合而成的方劑,指一包藥、一份藥的意思。「一劑藥」這個說法似乎是廣東地區比較常用的,北方地區會較習慣稱「一服藥」。一劑湯劑一般是指一天的藥量,要一天內服完(特殊情況可能一天的藥分成兩天服)。其他劑型如散劑、丸劑,一劑的份量,經過加工製作,可以服上一個月的。
- 碗
大約200毫升,一般吃飯用的飯碗吧。
- 次
是服藥的次數。
一劑藥可以煎煮剩3碗、2碗或1碗等,然後一天分3次、2次或1次服完。每次服用一碗,特殊情況請聽從醫師的醫囑,有些是一碗分2至3次服的。
以前我會懷疑,用英文去解釋中醫,真是會明白嗎?後來發現,用中文解釋,大眾也不一定明白,但如果不解釋,他們就更加没有去「明白」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