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把脈真的可以?
近期很多人因為確診無法外出而選用視像診症,望聞問切,只能望、聞(聽聲音)、問診,不能把脈,最多人問是:「會不會不準呢?」
把脈可以很快判斷臟腑氣血的寒熱虛實,觸診可以感受患者的體溫,這些都是不能被取代的,最理想當然是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比較好,但現在真是形勢所限,只能選用視像,希望盡力幫更多人。只是不能把脈,也不是不能下診斷的,我們還有望診。
望診與脈診的互補
說起望診,過往還未需要全民戴口罩的時候,比較容易運用。在診症時,一邊聽患者講述自己的不適,同時也有較多時間觀察面色,可以很快確定,我感覺望住對方的臉會比較容易開出處方來。
後來人人都需要佩戴口罩,一段時間後,我發現自己在開處方的時候,沒有了以前的那種流暢感,沒有了望診讓我更快地去確認及核對,而需要問得比較細才能判斷,也需要花些時間在脈法上訓練,幫助我收集更細緻的訊息。
這兩年,就是這樣靈活選用診法,不能運用望診時,那就用脈診吧,不能用脈診時,那就又可以用望診,但願很快能真正四診一起運用吧!
電話問診可以嗎?
再極端一點問,如果電話診症,望診及脈診都用不上,還可以判斷疾病嗎?
如果是比較熟悉患者的身體狀況,或服藥後短時間的跟進病情,偶爾一兩次是可以的。內經有說,透過問診而知病的是最基本,也就是說,一位醫師最基本的功力也能夠只透過問診而判斷其病,所以理論上電話診症都是可以的。只是面對新症或長期只用電話問診的話,會不全面,甚至容易出錯。
多配合一個診法:脈診或望診,可以幫我們確認,會更準確。因為有時患者的回答都未必能真實反映自身的情況,例如患者形容的所有症狀都像是熱象,配合望診及脈診才能知道是實熱還是虛火。
視像診症感想
視像診症是近期的新景象,能有比較長的時間望著患者沒有口罩的面部,真是久違了,這又是好機會讓我運用望診,神奇地整個過程很流暢,因為只望面部及舌頭也能獲得很多訊息(當然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才看得清),面部不同部位的氣色正正反映出不同臟腑的寒熱虛實,透過觀察面部氣色而知道邪氣所在,甚至可以直接知道疾病的核心,這些都是一目了然的。幸好我在早年有好好訓練自己望診的技巧。
目前在選用視像診症的,99%都是感染covid而隔離中,病情雖然不是千篇一律,但分類也大概是那幾種,有的發燒周身骨痛為主,有的咽喉劇痛為主,有的咳嗽為主,有些是腸胃不適為主。有的初起即預約,有的是中途預約,有的是病情到尾聲才預約,有的沒有亂服中西成藥,有的則是服用過不同中西成藥而出現變證。
不論是哪個階段,問診與望診結合判斷,用藥已經非常準確,積極治療都有很好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