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針灸的5大迷思
這個問題,還真是從來沒有病人問過我~
早前在一些非中醫群組見到有人在討論,有些人說要第二天才可以洗澡,我回想當初在上針灸課時,沒有印象有說過這個問題呢。
針灸的作用是令氣血流暢,就像做完一場運動,毛孔擴張,一般不馬上洗澡就可以,而針灸針是非常幼細,針孔也很小,不會出現感染的問題。注意不要吹風受寒就可以了。
病者在診所治療完畢,回到家洗澡,一般也花上半小時至一小時,休息平靜再用溫熱水洗澡問題不大。
有時候病者會問這個問題。
中藥、針灸、拔罐、推拿、刮痧等這些都是中醫的治療方法,你可當作是一種工具,沒有哪個是最好,只是要看病情選擇更適合的工具,不同的病情的確有相對適合的治療方法。
例如虛弱,能把補益藥吃進去就是比較實在;若是局部有堵塞,可能就針刺治療較快。要選用哪些治療方法,都是不一定的,可放心交給醫師決定。
中醫治療就是這樣,有雙向作用。
不論是減肥還是增肥,都是要令脾胃健康。若脾胃運化正常,能吸收所需營養物質,又能排走體內垃圾,體形就健康。
但是注意喔!
不要想著只將責任交給「針灸」,而自己不去改變生活,這樣只是在浪費時間、浪費金錢,不會有大進步的。
針灸在改變體態方面的作用,是令身體的機能運作正常而已,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上不要再傷害身體。
不少人把痛症與針灸畫上等號,覺得針灸只用來治療痛症,同時也覺得痛症只能針灸,卻不知中藥也能治。
針刺穴位除了能治療痛症,對內科病、婦科病及皮膚病效果也很好。
目前印象最深刻的是:
- 調養脾胃(腹痛、胃痛、腹瀉、便秘等);
- 調節經期(如痛經、月經不調等);
- 改善皮膚(濕疹、痤瘡等)。
刺激相對應的經絡,使氣血運行暢通,達到治病療效。
這視乎用針背後的原理而定。
如果想透過刺激穴位而調節經絡之氣,那便需要調節針刺角度及深度,使病者有酸、麻、脹、痺感覺,有時甚至會出現觸電放射感,我們稱為「得氣」,才達到治療效果。
如果針刺是為了鬆解肌肉筋膜結構,使用的針比較短而幼細,則未必需要追求這些感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