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例分享
在我初學經方,特別是原方劑量的時候,有過多次神速的療效,令我信心大增,以後再一一記錄分享。這次是治療胃脹的經驗,我很記得,求診的是一位西醫學生,他的胃脹胃痛已有大約四年多,在無其他辦法下,抱著一試的態度來到中醫診所求診。他訴說著他的不適,同時也透露是第一次看中醫……在了解他的病情後,我好有信心地開了三天的半夏瀉心湯原方劑量給他,服完藥後,他回來覆診,我没在門診當值,於是好巧合地找了我的老師–李宇銘博士診證,他向宇銘老師表示藥後已無胃脹了,想不到中醫療效那麼快,於是想繼續調養身體,預防再發。宇銘老師轉告我此事,同時也是第一次讚我 🙂 這是一次寶貴的經驗,使我對中醫的速效更有信心。
今天一位胃脹反覆的患者回來覆診,說2個月前服藥後,一直也没犯病,連喝咖啡也没事(她說過往一喝咖啡就胃不適),但兩星期前,因考完試,飲食不節,去吃自助餐、放題啊,胃脹欲嘔的感覺又回來了。其實呢,食物是無罪的,只是自己受不受得了的問題。
胃脹的成因
要預防胃脹及胃堵塞感,應先了解其成因。「頂住」與「脹住」是兩種不同的感覺,「頂住」是指堵塞感,「脹」是指脹滿感。中醫教材記載的病因可能會比較多,據我觀察,以下兩點較為常見。
一是因為吃太多。這個原因很直接吧,吃太多、太飽,胃來不及腐熟消化,本身就胃虛的人更甚,當然就會有堵塞或脹滯的感覺了,嚴重的更會泛酸(胃酸倒流)。天氣悶熱的話,好多人就只留在冷氣房,不想走動,氣血不流通,然後饑餓感可能也不明顯,但又由於有定時進食的習慣,未餓而食,繼而出現胃堵塞或胃脹,不足為奇啊!
二是由於想太多。中醫理論指出,人的情志與臟腑對應,可以影響一身之氣的流動,「思傷脾」指出思慮太多導致脾受傷,脾虛而無以散精,「思則氣結」則指出,思慮太多導致氣機不通,特別可以說是中焦之氣不通。
中藥是可以好快針對根本病因治療,好快治癒不適的感覺。常這道:「三分醫,七分養」,是說大部分時間要自己生活調養,即使没有不適,也要好好養護自己,而不是只依賴醫師,這樣才能做到防病養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