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之後,不少人開始討論補身的話題。
民間有「冬令進補,來年打虎」、「三九補一冬,來年無病痛」的說法,是指冬至前後是「進補」的好時機。因為冬季氣候寒冷,人體需要更多能量儲存於體內,增強正氣,對抗寒邪及為來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在過往物資不太豐盛的時期,「進補」單純指吃多一點,吃得好一點,現代人一年四季都吃得很豐盛有營養,對「進補」二字的理解,已不再是指食物(可能是不知道食物是可以很補的),而是十全大補的藥材如人參鹿茸之類。
如果經醫師診斷屬偏虛寒體質,當然可以使用溫中袪寒的補益中藥,假若不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而胡亂使用溫補藥材,則會帶來反效果,出現上火燥熱症狀。至於你是否適合,請先向註冊中醫師咨詢。
今天來說說「食補」。這也是進補的大原則:可以食補就不用藥補。一般若沒有特別虛弱不適,保持飲食均衡就足夠,要吃些甚麼呢?
《素問‧臟氣法時論》說︰「毒藥攻邪,五穀為養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。氣味合而服之,以補益精氣。」
意思是藥物用作治病,五穀五果五畜五菜為日常之飲食,互相配合,補益精氣,養護生命。當中五穀雜糧對養護生命最重要,包括大米、麥、小米、黃米、豆類,作為我們日常主要的糧食,補益五臟。所以說,吃飯已經非常補身,補不好只是因為沒有好好地吃。
有些追求健康的人士,減少進食主食,原因是怕進食澱粉質致胖,卻又非常關注自己的營養是否足夠,進食各種各樣的營養補充劑、養生保健品等,這是本末倒置、濫用藥物,身體並不是這樣補的,吃了只是自我感覺良好。最佳的營養是來自食物,如果缺少了養護生命最重要的糧食,五臟的機能也低下,特別是脾胃吸收力弱的,更是補不進去,這時應該先健脾胃,才能說下一步的補身。
我建議市民大眾在想著進補之前,不妨看看有沒有讓自己好好吃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