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醫師,來緊你要開定D藥保我個肝啊!因為我會係咁喊」一位媽媽進診室就抛下一句。
我說為甚麼會預計到自己會哭呢? 她說因為女兒將要到外國讀書。
哦……這個心病還須心藥醫喔!
媽媽級的婦女,當兒女長大要離開,會突然不適應的。因為媽媽慣了照顧人,變相說是依賴了兒女,如果有生活上的改變,是會有點不安的,長期處於這種憂慮不安狀態,慢慢會出現難以解釋的悲傷欲哭症狀。
這種狀態當然是與肝臟有關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肝鬱,肝氣鬱滯,就這位媽媽目前的情況而言,心脾也受影響。
經典中的鬱病
在《金匱要略》有記載一種婦人病,透過補心脾氣以安神,治療這種情緒問題。「婦人臟躁,喜悲傷欲哭,象如神靈所作,數欠伸,甘麥大棗湯主之。」心藏神,臟躁即是心臟躁擾不安的現象,也是心神不寧。輕淺的悲傷欲哭,前提一定是想起某些往事或將發生的事,例如不停幻想女兒離開她,心無所主,就會想哭。若病情加重,可能思想空洞,只剩下悲傷的情緒。
在我看來,這也不一定需要吃藥的,如果情緒得到疏泄或安撫,就不藥而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