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出汗乃正常
出汗是正常的體溫調節機制,例如進食辛辣食物或熱的食物時、夏日天氣炎熱,大部分人都會出汗。有時天氣熱起來即使坐著不動也會有汗出,是正常的,也是非常好的排寒濕方法,適量補充水分即可。
另有兩種相對不正常的情況,一是無汗出,出不了汗對身體不好,可能是身體熱不起來或不懂散熱。二是異常大汗出,汗出程度比大部分人明顯嚴重。
異常汗出的機理
中醫有將異常汗出分類如:自汗、盜汗、黃汗、戰汗、脫汗等,這些分類是為了方便初學者認識,簡單易懂,不逐一細說,不少患者懂得說自己是自汗或盜汗,但對於醫師來說,人體當下的氣血陰陽狀態及正氣與邪氣的關係更重要。
《黃帝內經》云:「陽加於陰謂之汗」。陽氣蒸化津液而為汗。在沒有劇烈活動的情況下,異常地大汗出,難以自止,活動後更多,則代表身體陽氣盛,加於水分而汗出太多。簡單理解就是身體的熱盛,蒸化水分,出汗幫助散熱。
不過要留意,這裏的「熱盛」不等於「熱底」,可以是體虛而產生虛熱、局部被困的熱、正邪相爭而產生的熱,所以不可濫用寒涼之品清熱,應按情況補虛袪邪。
大汗出耗氣傷津
夏天即使是正常出汗,也會令人疲乏,因為汗液包含了很多有用物質:氣、血、津液。
汗是由體內津液與陽氣一起作用而化生,出汗太多會令津液流失。另一方面汗血同源,血又載氣,出汗會傷津液,耗氣血,若短時間內出汗太多,會很容易感到疲倦,需及時補充水分或補補氣。如果休息後仍未恢復,可以選用益氣生津之中藥治療,慎防出現虛脫眩暈。
【載於2022年7月8日 港恩中醫診所專頁】